News

新闻中心

在非洲卖二手衣服到底有多暴利?一天赚25万,这些衣服都来源中国

2024-12-19 20:13:5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非洲加纳的街头上,几个女人正在疯狂地抢购衣服。

  这些衣服都是来自于中国,以及世界各地的二手服装。

  但她们却抢得面红耳赤,一件不剩。

  为什么我们扔掉的衣服,会在非洲被抢购呢?

  实际上,这些衣服源自于国内捐赠的旧衣。

  我们都以为自己捐到旧衣箱里的衣服,会免费送到贫困的山区,但其实它们都被卖到非洲。

  在广东珠三角地带,每天都会有上万名二手衣服商贩,活跃在各个小区收集衣服。

  他们收集好衣服,就会以一斤几毛的价钱,统一售卖给贸易公司。

  贸易公司收到衣服进行筛选,把好一点的衣服清洗干净,然后打包运送到非洲。

  在国内一斤衣服的收购价只有几毛,但经过层层中间商的参与,在非洲卖到了几块钱一件。

  这是一个暴利的二手服装产业链,其中的利益相当惊人。

  2018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,二手服装出口国,仅一年出口的二手服装总价,就高达2.8亿美元。

  其中70%的旧衣服都出口到非洲,卖给那些买不起新衣服的穷人。

  对于我们而言,这或许算不上什么灰色产业,毕竟它养活了国内外一大批人,而且最后也帮助到真正需要它的人。

  但对于非洲人而言,二手服装真的只带去好处吗?

  现在让我们的视野来到非洲加纳,看看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服装进口国,是如何被二手服装掌控的。

  这天天刚刚亮,首都的批发市场就热闹起来,大货车拉来上百吨二手服饰。

  一眼望去都是成捆的衣服,成千上百个装卸工来来往往,场面颇为壮观。

  这个批发市场被几个进口商垄断,全国各地的商贩都会来这里进货。

  加纳虽然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,但总体上依旧十分落后。

  对于他们来说便宜即王道,很少有人关心二手服装是否安全。

  二手服装养活了一大批人,也让一些加纳人富了起来。

  一包衣服进口只要几十块,转手就可以卖到双倍的价钱。

  生意最好的时候,进口商一天可以赚到25000英镑,也就是25万人民币,妥妥的暴利行业。

  然而,对于底下的零售小贩来说,进货是一个冒险的行为。

  他们进货就像买盲盒,只能凭运气挑而不能打开包装。

  进到干净完整的衣服,他们就能大赚一笔,运气不好遇见次品的衣服,他们就只能自认倒霉。

  角落里几个女人正在争吵,一个女人挑选的一捆衣服,被别的商贩换走了。

  她现在拿到的衣服很糟糕,揪住那个商贩不放。

  批发商正在尽力调节,但现场仍旧是一片混乱。

  而另一边,买到好衣服的商贩欢天喜地。

  阿赛杜是当地的一个商贩,每隔两天他就到批发市场进货。

  和其他商贩一样,他最喜欢的是英国的二手服装。

  因为里面潮牌最多,卖得最好。

  其次是质量最好的中国,而最不喜欢的是美国,因为尺码太大。

  每次进完货,他就开始给衣服分类,一等品是一些潮牌或者品相完好的,二等品是有残缺但没大碍的,至于三等完全是按堆买的布料。

  同时来买衣服的不都是穷人,在加纳很多有钱人也喜欢买二手,毕竟他们有钱也是相对,还是便宜的二手更香一点。

  地点来到加纳北部的库马西,这里有首都以外,最大的二手服装批发市场。

  天还没有亮,整个市场就已经热闹非凡,批发商从首都的进口商进货,然后再卖给当地的零售小贩。

  有些商贩没有固定的摊位,直接在路边开卖,这就是当地所谓的“弯腰自选摊”。

  而有的摊位太过于火爆,导致一眼望上去就像哄抢。

  一个卖鞋的小贩被围得水泄不通,他的鞋都是欧美潮牌,因此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。

  但奇怪的是里面没有一双完整的鞋,原来为了防止鞋子被偷,小贩从来不把一整双鞋摆出来。

  等到客人确定要买后,他才会把另一只找出来,因为鞋子被偷,他已经吃过太多亏了。

  随着天色渐渐明亮,市场也越来越热闹。

  这里的人们虽然贫穷,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,和惊人的生活热情。

  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小摊小贩,他们搭起的帐篷绵延了几公里。

  在这上千个卖二手衣服的摊点,你几乎可以买到世界各国的衣服,甚至还能看到卖羽绒服的小店。

  这当然不是在当地穿,而是一些有钱人买来出国旅游穿。

  加纳本地原本有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,但如今却完全被二手服装淹没,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传统服饰,而选择便宜的二手衣服。

  甚至在传统的结婚庆典上,也有人开始穿着西方的婚纱。

  同时每一年市场都在扩大,有的甚至延伸几公里,到了一个旧铁路战场。

  这边的衣服都是弯腰自选,比那些固定的摊位要便宜,最便宜的只要一两块一件。

  而在这里有一大批从农村赶来的商贩,这些人是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,她们会把买来的衣服带回村子卖。

  一个女商贩的摊位前,生意异常火爆。

  就在说话间她开始拆包裹,现场立马变得十分火爆。

  每个人都想抢到最好的衣服,这真是盖饭君见过最粗暴的交易现场。

  作为二手服饰流转的最后一站,加纳的农村市场十分广阔,因此催生了一大批流动商贩。

  单亲妈妈蒂娜就是其中之一,她从事二手服饰行业已经好几年。

  她每天都要用头顶着几十斤的衣服,然后徒步十公里,挨着去各个村子卖衣服。

  她说自己如果不卖二手服装,可能会去做裁缝。

  但相比起来,还是卖二手服装更赚钱,至少能养活得起她的五个孩子。

  来到一处村庄,蒂娜受到了热烈的欢迎。

  她的衣服只要两块钱一件,在所有商贩里算最便宜的。

  然而这个村庄的村民,每天平均收入只有10元左右,有些村民还要借钱买衣服。

  让人意外的是,村民们却表示十分满足。

  原来他们以前只有传统服饰,因为布料昂贵,还要找彩裁缝专门定制,很多人一年只能买两件衣服。

  现在有了廉价的二手衣服,他们一年能买上好几件。

  正如前面所铺垫的一切,如今因为二手衣服的渗透,已经有很多人不再穿传统服装。

  而当地的一些年轻人,更是受到西方的影响,不愿意甚至排斥穿传统服装。

  甚至在葬礼上,穿传统服装的人也不到一半,这对加纳的传统服饰业带来巨大冲击。

  自从二手服装流入加纳,国内的纺织工厂纷纷倒闭。

  如今加纳全境只剩下一家纺织厂,虽然仍旧在生产,但产量减少了将近80%,只能靠着政府苦苦支持。

  考虑到本地的产业发展,加纳政府正在考虑,减少甚至禁止二手服饰的进口,但说到底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。

  人们对二手服饰的巨大需求,源自于本身的贫困。

  只有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  如果人们手里有了钱,谁还会去买别人穿过的衣服?

  看起来表面上抢得开心,但毕竟没人真的喜欢二手衣服。

  其实,加纳和几十年前的中国有点像,它正处在经济起飞的开始时期,充满着希望,也充满着贫困。

  加纳的现状,应该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,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情况。

搜索